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三个“一号工程”,依托“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便民”和“利企”为出发点,不断创新服务型执法新模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审批程序,形成“重商”浓厚氛围。针对招商引资项目,开启审批便捷绿色通道,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供“手把手”导办,“一对一”帮办等服务,为重点项目提前扫清障碍,最大程度利企便民,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截至目前,区执法局在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临时占用城市绿地审批等13大类28项行政审批事项已实现无障碍审批。
二、设定驻地指导员,提供“亲商”优质服务。建立一支本领过硬、指导到位、服务精准、建设工程项目全覆盖的驻地指导员队伍,加强对中心城区建设工程项目的服务和指导,营造文明的施工环境,维护正常的施工秩序,确保安全的施工质量。截至目前,共协助施工单位办理有关行政许可24件,帮助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135起,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现场围挡和扬尘控制78起。
三、主动靠前服务,夯实“护商”发展保障。对辖区内大型企业进行分类梳理,统筹下沉执法力量开展“综合查一次”,在“综合体检”基础上进行“科学诊治”,针对垃圾分类、渣土运输、工地扬尘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精准指导,及时帮助企业将发展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秀洲区以“建筑工地监管一件事”为切入点开展“综合查一次”,累计发现问题隐患140余个,整改率100%。
四、创新柔性执法,营造“安商”法治环境。探索建立“首违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的柔性执法体系。参照《嘉兴市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首次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对违法主体轻微且没有造成明显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通过说服教育和公益服务督促违法主体整改纠正,打造小微企业、群众“容错空间”。同时通过简易程序或压缩办案时间等措施快速办理,提高执法质效,节约行政成本。今年以来共办理柔性执法案件700余起,占比69%,案件从立案到作出处罚决定的时间从最多90日缩短至3日内,办案周期缩短95%。
五、推行信用修复,激发“兴商”市场活力。聚焦企业、政府双向信息不对称和修复程序繁琐等问题,建立健全“一一零”(“一站式”核查、“一次性”告知、“零次跑”修复)信用修复机制,通过送法入企,对信用修复条件、流程,以及相关法规政策等进行精细化解读,鼓励、引导失信主体重建信用,助企消除因不良信用记录所带来的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方面的障碍。截至目前主动摸排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共160余家,成功修复60余家。
来源: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